学科建设

地理学

地理学硕士、博士学位点简介

更新时间: 2022-10-04 编辑:czy

云南及其毗邻区域具有独特的高原山地环境,是开展“地-气-水-生-人”系统耦合机理和交互作用过程研究的理想地区。云南大学地理学科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历史悠久,传承有序。20世纪30年代,林超先生等在云南组织了全国地理届第一次野外考察;1978年陈述彭先生等在云南腾冲开展了我国首次遥感试验,并创建云南省地理研究所;1983年云南大学开始系统开展地理学教育和经济地理区划教学;1986年创建地理学本科专业。2000年云南省地理所成建制并入云南大学,云南大学地理学科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云南大学获得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硕士授权,2006年获批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入选云南省优势特色学科,2018年获批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9年获批云南省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云南大学地理学由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与地球科学学院合作共建,已形成了地理学“本-硕-博-博士后”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涵盖了地理学的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主干二级学科,在国际河流跨境水资源、跨境生态安全、季风交汇与水循环等领域特色鲜明,在区域土壤侵蚀机制与防控、保护生物地理、国土空间规划、喀斯特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目前有专职教师55名,其中,44人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人员占76%,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78%,39%的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有硕士生导师40余人,博士生导师18人。有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973计划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6人;多位教师担任全国地理科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以及国内重要学会理事等。建有云南省国际河流与跨境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喀斯特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云南省地球系统科学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元江干热河谷水土保持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10个野外监测实验站或实习基地。教学和科研实验用房超过2000m2,仪器设备和软件系统总价值超过5000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大中型仪器设备超过50台/件/套。 学位点近5年培养研究生185人,14人升学,到党政机关就业17人,到科研设计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就业40人,到中初等教育单位就业19人,国有企业就业18人,民营企业就业56人;8篇硕士学位论文或云南省优秀硕士论文,30余人次获国家和省级奖学金,主持教育厅科研项目近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