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野外考察

澜沧江中游地区野外水文监测工作进展

更新时间: 2014-10-20 编辑:

水电工程在带来巨大的发电、防洪、鱼类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同时,对流域生态、河流健康等亦有着多重影响。梯级大坝建设导致河道的片断化,阻隔了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连通性,改变了库区和下游河段生物系统的生存与演化环境,对河流水生生态有深刻影响。其中,高坝大库对库区及坝下水温的改变,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水温、溶解氧、水位等水文数据的监测及模拟是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及“澜沧江高坝大库水温分异特征及其模型研究”项目的重要野外工作。
2014年10月13日至17日,陆颖副研究员带领清华大学蒋博博士及研究院张光利硕士,利用实时动态差分法(RTK)、水文高精度记录仪等设备开展了澜沧江干流中游(苗尾、功果桥、小湾电站库区)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回收自动监测仪器,开展现场数据采集,并对遗失的设备进行添补。此次野外工作,有效保证了澜沧江流域尺度高密度水文数据分析研究的推进,获得了一手数据,并为高原山地河流下一步水文监测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