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研究平台

云南省国际河流与跨境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取得突出建设成效

更新时间: 2014-06-19 编辑:





2013年10月21-23日,“云南省国际河流与跨境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在大理召开学术委员会及年度工作会议。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昌明院士、副主任何大明研究员、委员会成员,以及实验室各方向的主要负责人和主要骨干出席了会议。实验室主任何大明从实验室概况、研究进展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未来工作思路五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和总结,经过五年的建设,在主管部门、学术委员会的支持和指导下,团队成员精诚合作,孜孜以求,取得了突出的建设成效。
一、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近70项,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2项、国家“重大计划”水专项课题1项、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学科建设基地(人才基金)2项、面上/地区/青年项目5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其它国家重大项目专题、部委和公司委托项目等20余项。
二、基于对我国西南与中南半岛、以南北走向和并列间隔排布的纵向山系河谷主体特征的 “纵向岭谷区”地貌格局新概念辨识及“通道作用与扩散效应”、“阻隔作用与屏障效应”作用机制的实证,出版了系列专著,创建了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及跨境生态安全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明晰了纵向岭谷区的“通道-阻隔”作用规律及其生态效应,从生境多样性维持机制方面回答了该区生物多样性成因这一重大科学问题。
三、揭示了低纬高原太平洋水汽与印度洋水汽的交汇区,明晰了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交汇作用界面及变动范围,回答了长期困扰地理界的这一关键科学问题。
四、在国际上首次从全流域尺度上揭示了澜沧江-湄公河水文生态过程对气候变化、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和土地利用等驱动的区域响应规律;量化分析了鱼类物种多样性分布与径流、泥沙、水温等关键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首次划分出澜沧江流域的鱼类分布格局,明晰了澜沧江与下湄公河洄游鱼类的关联。
五、基于在纵向岭谷区创建的我国首个陆疆跨境生态安全综合调控体系的应用,集成创建了我国首个国际河流大规模梯级水电开发“区域及跨境生态安全”综合调控模式(澜沧江流域),并将其推广应用到我国西南地区以支撑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构建。
六、针对国际河流航电枢纽重大工程影响、跨境水与生态安全调控等技术研发成果,取得多项创新,在多个重大开发工程中得到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提交的咨询报告,多次在高层内参转载,为我国的地缘合作及环境外交等提供了主要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例如,2010年,在我国西南与东南亚发生世纪特大干旱时,“为我国快速、圆满解决全球关注的澜沧江-湄公河跨境水纷争事件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有重大贡献。”
七、依托重点实验室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开放式研究生学术论坛”,参与论坛的研究生已从云南高校扩展到整个西南地区资源环境领域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促进多学科交叉、青年学生后备人才培养等,效果极为明显。
上述研发成果,已发表SCI/EI/ISTP论文110余篇、CSCD论文16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纵向岭谷•通道阻隔• 跨境生态安全》6本系列专著,在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教材/专著10本;参编英文专著在UNEP,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等出版6本;共申请发明专利15项、已授权10项。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和教学奖等14项,包括: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毕业博士30余人、硕士120余人;在读博士生30余人、硕士生9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