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研究成果

研究院师生最新研究成果在Scientific Reports发表

更新时间: 2018-06-08 编辑:CZY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正在加速丧失,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及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以自然保护区(natural reserves)为核心的就地保护地(protected areas)体系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模式,但已建保护区受到的人为干扰和面临的人为压力(human pressures)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到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和保护成效。保护区面临的人为压力状况分析,对认识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和保护成效、制定和优化管理策略和政策等至关重要。而且,在系统保护规划(systematic conservation planning)中,人类活动干扰大的区域其保护成本(conservation cost)必然也高,设计、新建和管理及扩展现有的保护区都应考虑人为压力因素。目前,一些研究采用人口密度(human population density)、土地利用转换(land transformation)、电力设施(power infrastructure)及人类可达性(human access)等指标来构建人类压力指数,然后绘制人类足迹(human footprint)图来度量人类对环境的压力(通常认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一些研究开始关注已建保护地(区)人为压力状况。如Jones et al.(Science, 2018, 360: 788-791)系统评估了全球已建保护地内部的人为压力状况,研究表明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保护地面临较高的人为压力。这类研究表明:要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阻止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目标,透明报道保护地(区)内部人为压力在当前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这一国际研究前沿,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胡金明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以云南省为案例区,对以下三个科学问题展开研究:(1)云南省保护区当前的人为压力状况如何?(2)保护区面临的主要压力是什么?(3)哪些保护区的人为压力较高或高?研究组采用人口密度、经济密度(GDP density)、耕地和建设用地等四个指标来系统评估当前保护区的人为压力状况。研究发现:云南省省级和国家级保护区人为压力以低和较低为主,表明省级以上保护区受到较好的保护。云南省省级保护区面临的人为压力(尤其是土地利用压力)较国家级保护区高;从保护区类型来看,地质遗迹类保护区人为压力最高,湿地生态类保护区次之,森林生态类保护区最低。云南省省级和国家级保护区的主要人为压力为土地利用和人口,耕地是土地利用压力的主要来源。云南省应优先关注国家级和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以及综合压力都高或较高的保护区。云南省迫切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计划和措施,通过转变识别出的保护区内部土地利用方式并(或)实现生态移民,逐步减轻保护区的人口和土地利用压力。本研究为保护区制定和优化管理策略和政策提供了基础。

保护生物学领域的二位匿名专家评审了研究论文,均认为“这是一项具有重要价值和创新性的研究”。一位匿名专家认为“该研究结果对云南省和中国其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分析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法。”研究论文“Human pressures on natural reserves in Yunnan province and management implications”刊登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综合刊物《Scientific Report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8-21654-w。

论文第一作者为2014级博士研究生邱成,现就职于玉溪师范学院,胡金明研究员和杨飞龄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

供稿:邱成     编辑:CZY